小金英(蒲公英)的副作用?用量過大、藥不對症、過品反應

用量過大

常規用量煎服後,偶見有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部不適及輕度泄瀉。大劑量(30g/kg)灌服煎劑3天,可見實驗兔子肝細胞及腎小管上皮細胞輕度濁腫,腎小管變窄,其它無明顯改變。小鼠和兔亞急性毒性試驗,尿中可出現少量管型,腎小管上皮細胞濁腫。

藥不對症

主要是寒熱不分,不加辨症而濫用小金英(蒲公英)治療各種感染。臨床上所見的感染多數為熱症,用小金英(蒲公英)一般不會有不良反應。但少數感染屬於陰寒症,無熱像,病程多較長,病人體質虛弱。筆者曾見有人用大劑量小金英(蒲公英)治療陰寒症,結果病人出現食欲減退、倦怠、疲乏、出虛汗、臉色蒼白。感染並無好轉之像。將小金英(蒲公英)清熱解毒的作用簡單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濫用,會產生不良反應。

過敏反應

服用小金英(蒲公英)熬的中藥、小金英(蒲公英)泡酒後,有些個別的會出現一些麻疹或全身瘙癢等症狀,這就是小金英(蒲公英)的過敏現像。偶爾也會有人在使用小金英(蒲公英)注射液後會有全身寒冷、臉色慘白、嘴唇青紫等症狀,這也是過敏現像。

Solverwp- WordPress Theme and Plu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