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豆為什麼可以降膽固醇,有什麼有效成分?

納豆是一種能夠降低血膽固醇的健康食品,其中含有豐富的有效成分,如納豆激酶和纖維素等。這些成分在協同作用下,能夠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納豆激酶是一種特殊的酵素,能夠促進膽固醇代謝,是納豆紅麴中最具有獨特性的成分之一。納豆激酶是由大豆菌株Bacillus subtilis var. Natto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只有在發酵過程中才能生成。

製作納豆激酶的過程是將黃豆經過特殊的發酵程序,將菌種 Bacillus subtilis var. Natto 通過固態或液態發酵培養在黃豆上,使其釋放出納豆激酶等多種有益的微生物和酵素。隨著時間的推移,納豆激酶的濃度和活性會逐漸增加,最終形成納豆,即含有豐富納豆激酶的發酵黃豆。

認識納豆菌(學名 Bacillus subtilis var. Natto)

是一種能夠將大豆發酵成納豆的菌種,也是納豆中的主要微生物之一。納豆菌屬於芽孢桿菌屬(Bacillus),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芽孢形成菌。這種菌的特點是能夠形成抗熱、抗壓等特殊的芽孢結構,能夠在較惡劣的環境下生存。

在納豆的發酵過程中,納豆菌會釋放出納豆激酶等多種有益的微生物和酵素,對大豆進行發酵。在發酵的過程中,納豆菌不僅能夠分解豆蛋白,還能夠產生豆腐香味、麵筋質感和豐富的營養成分。其中,納豆菌釋放出的納豆激酶是納豆具有降低膽固醇功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納豆菌還具有一定的生物學意義。它是一種廣泛分佈於自然界的菌種,能夠生存於土壤、水體和空氣中,也存在於人體腸道中。在人體腸道中,納豆菌能夠發揮促進腸道健康、抑制有害菌生長的作用,對於維持腸道菌群平衡、促進人體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

納豆激酶是一種可以被人體吸收利用的蛋白質,具有促進膽固醇代謝的作用。當人體攝入高膽固醇食物時,膽固醇會進入肝臟,進而轉化為膽汁酸排出體外。

而納豆激酶能夠促進這一過程,增加膽汁酸的產生和排泄,促進膽固醇的代謝,從而減少膽固醇在體內的積累,此外,納豆紅麴中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纖維素能夠增加腸道的濕度和體積,促進腸道蠕動,從而增加膽汁酸的排出,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納豆激酶建議每日食用量多少FU?

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每天最少攝取2000以上的納豆激酶才能發揮基本效果,可以發揮其益生作用,促進腸道健康,降低膽固醇等作用。

FU(Fibrinolytic Unit)是納豆激酶活性的測量單位。每種納豆的納豆激酶含量和活性不同,建議以FU為單位來衡量其含量和劑量。一般來說,每100克的納豆含有約1,000至2,000FU的納豆激酶。

因此,建議每天食用約50至100克的納豆,即可攝取足夠的納豆激酶,發揮其益生作用,對人體健康有益,如果你沒有時間吃到新鮮的納豆,那麼可以購買市面上的保健食品直接攝取納豆激酶,建議選購5000/份的保健食品。

綜合上述,納豆紅麴中的納豆激酶、紅麴色素和纖維素等有效成分能夠協同作用,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預防心血管疾病。

Solverwp- WordPress Theme and Plugin